“两新齐上阵,同心共争创”。走进四川万源这片红色沃土,“天府旅游名县”争创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随着新业态蓬勃兴起,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骑手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万源市始终围绕“抓行业就要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发展”这一主题主线,充分将两新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大局,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努力推动两新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组织”引领,赋能全域规范
“终于找到‘娘家’人了,有了组织就更有依靠了。”货车司机祝传洪感慨地说道。他是土生土长的万源人,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运输行业已经近20年,长期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与党组织联系越来越少。万源市委两新组织工委联合市交通运输局,依托“蜀道畅”APP,广发“党员召集令”,摸排从业人员367人次,核定党员货车司机70名,祝传洪就是其中之一。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荣”。为夯实两新党建共融共建基础,万源市坚持“应排尽排、应建尽建,行业归整、属地管理”的原则,摸排成立两新党组织36个,并相继组建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互联网等6个综合行业党委,选派党建指导员70名,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按照五个清要求,高标高规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配书记1名、工作人员10名。”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书记罗天美介绍,“自交通行业运输党委成立以来,行业党委积极开展各类送温暖关爱活动,相继为货车司机送去粮油食品等慰问礼包200余份,发放党徽、党章、政治生日贺卡60余份。”很多党员货车司机反映,和组织有了联系,心里十分激动,更倍感温暖,小小的一枚党徽也成为他们在路上奔波时最坚定的力量。
两新力量,充盈大街小巷
今年6月,一辆辆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爱心送考车”,忙碌地接送着高考考生。万源市出租车协会会长邹长福介绍:“我们今年组织了100多名爱心司机,其中还由16名党员临时组建了应急先锋队,全程为高考考生提供免费、安全的绿色出行通道和‘点对点’服务。”据了解,10年间,“万源的哥”风雨无阻,参与送考志愿服务累计达800人次,接送考生15000人次,获得全市人民的一致“点赞”。
立足中心大局,贡献两新力量。万源市聚焦“政治领航、高效运转、有形有效、作用发挥、工作落实”五个方面,深入实施“党建铸魂、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先锋两新、提速扩面”五大行动,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有效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改革优势、治理优势,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晋位争先。
在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满载水泥、混凝土的运输车辆陆续发车,依次送往首批签订“万企兴万村”协议的乡镇。华新水泥党委书记华韬说:“我们将积极参与到‘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的活动中,主动作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据悉,首批捐赠共计137吨水泥、162.5吨混凝土,涉及官渡、青花、长坝、罗文4个乡镇,主要用于管网铺设、路面硬化、房屋修缮等基层设施建设。
“暖心”驿站,许你温暖如家
“下午订单少,我就来这里休息下,睡个午觉,给手机充会电。”外卖骑手陈益艳笑着说。在万源市的街头、高速路服务区上,“暖心之家”四个大字处处可见。万源市两新党工委书记蔡仁均介绍,“我们以暖心之家为主题,按照1+5+N模式,已分类建成货车司机、外卖骑手、户外零工、网约车司机4类功能型党群服务阵地13个,切实让各类群体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为全面提升两新组织活力,万源市持续深化政企、法企、银企、校企、村企、社企“六大对接”行动,依托行业(综合)党委搭建“企业—求职者”双向对接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并联合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单位,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专项行动,制定“23条”政策扶持、“11”条纾困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两新企业减负降本。
“两新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群众、提供就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飞表示,“我们将建立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新兴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注入更多两新力量!”(唐朝、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