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ETF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公募基金之间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
近年来,大中型基金公司开始寻求差异化的产品布局,并不断升级服务体系。但行业也面临年度新发ETF规模留存率仅有60%的“窘境”。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ETF市场可以被归置为“紫海”,即“红+蓝”海。一方面,ETF这类投资工具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这一市场仍然具备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在这个行业里进行激烈的竞争形成了红海。基金管理人只有在红海中不断努力,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到达这片蓝海。
细分赛道ETF受青睐
目前,国内ETF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策略化、多资产化的趋势。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国内ETF总规模约1.79万亿元,ETF总数量791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7月7日,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ETF数量接近60只。在这些新发基金中,行业/主题型产品占比约64%。
具体来看,上半年,有几家基金公司推出了创新产品,如近期成立的央企科技主题、央企股东回报主题。自年初以来,陆续有多家基金公司布局了医药细分赛道的ETF产品。
同时,年内新成立的ETF产品还包括信息安全、绿色电力、消费、有色金属等行业ETF。并且,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小众产品,如财富管理主题、有色金属矿业主题等。
宽基方面,基金公司比较偏好沪深300相关指数以及中证500增强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共成立了9只跨境ETF,包括纳斯达克100ETF、标普500ETF、恒生ETF等。
今年以来,海外股市大涨,投资海外市场的跨境ETF收益颇丰,受到资金追捧。跨境ETF属于QDII产品,跟踪标的为境外资本市场证券构成的境外市场指数产品。
在上半年基金发行市场颇为惨淡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为何还在加大力度布局ETF产品?
“需求决定供给。”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万琼指出,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投资者对指数型产品的理解程度在加深,也越来越认可这类产品。尤其是基金销售渠道多元化之后,参与ETF市场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此外,一些机构投资者开始认可大类资产配置,ETF的重要性就此凸显。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ETF本身的价值。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部经理李明谈到,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未来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对个人投资者而言,需要专业的选股能力。同时,市场有效性在提升,阿尔法收益将越来越窄。这种情况下,指数化投资就是非常好的选择,ETF作为非常高效的指数化投资,其价值主要有三点;可实现一键布局;可跨越投资障碍,如跨境ETF而帮助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可改善投资体验。
另外,ETF产品的数量、规模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场外指数ETF联接基金也成为不少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存续的ETF联接基金数量超过800只。
不过,产品数量多也不全然是好事,“2022年,ETF产品的发行规模有1000亿,但到了年底,总体留存率只有60%,而行业和主题ETF的留存率不到50%。一味的‘卷’产品数量没有意义,ETF市场也需要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一位基金经理谈到。
拼产品、拼服务
近年来,随着基金公司在ETF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ETF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愈发突出。
如今,行业开始思考应如何脱离过去单纯“卷”热门赛道的发展路径。
博时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黄健斌指出,指数的收益80%以上来自于资产配置,为了做好资产配置工作,大的方面需要在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商品/不动产)以及全球市场层面做好配置,往下延伸则需要在风格/策略/主题/行业层面做好配置。
基于此,“博时指数和 ETE 产品布局的思路就是用‘三个全’(全资产、全球市场、全策略主题)来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需要。”他进一步谈到。
在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看来,ETF的市场竞争格局和十年前相比差异很大,曾经“第一个发行,就是唯一一个成功”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张娅认为,对于非头部机构来说,是否发行ETF,如何布局ETF,最重要的是考虑性价比,需要选择一个有生命力的、竞争格局还不错的方向,而非盲目地去追逐短期最热门的赛道。所谓生命力,指的不是单纯的投资前景,而是市场需求。
“现阶段,宽基ETF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行业ETF还有一些机会,但要做好也不容易。一只理想的行业ETF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行业本身有生命力,二是竞争格局要比较好,三是等待的时间成本尽量低。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概率并不大。”张娅谈到。
“步入蓝海”并非易事
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看,国内ETF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22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到,“支持成熟指数型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动ETF产品创新发展”。这无疑为ETF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持续推进各类产品创新,也有助于ETF市场的发展壮大。
若参照全球市场来看,ETF市场的发展有两大推动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产品部高级经理代晓雪谈到,第一是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第二个是买方投顾。而我国个人养老金、买方投顾的发展也正在加速进行。关于养老第三支柱,相关制度建设已陆续落地,近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也在推进中。同时随着A股市场有效性加强,主动投资战胜被动投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指数化投资将逐步深入人心。因此,相信ETF市场未来一定是前景广阔的蓝海。
不过,ETF领域的竞争已相当激烈,基金公司若要进入这片“蓝海”,则需找到差异化之路。
在深交所基金部经理李明看来,作为投资工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可ETF,因此,基金公司在这个行业里开展了激烈的竞争继而形成红海,但ETF市场的发展还是有非常广大的空间。基金管理人要通过在红海中不断努力、竞争才能到达这片蓝海。
“ETF管理人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建立好自己的口碑找到破局之路,才能进入到广阔的蓝海之中。”李明指出。
若要做大ETF规模,基金公司仍然需要苦练“内功”。
代晓雪认为,ETF市场的发展不仅是看起跑线,更要看加速度。对于ETF产品而言,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是流动性,这是投资者参与ETF市场的一个关键。二是配套衍生品,目前上交所有沪深300,中证50,科创50等4个标的,这几个产品都推出了相应的期权,继而实现了规模大幅增长。配套养生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便于做保险策略、增强收益策略,有很多的灵活应用场景,适合推动ETF规模做大。三是持续的投资者培育也有利于ETF市场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
万琼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基金公司应继续推进ETF产品创新。从海外经验来看,基金公司的新发产品是建立在密切了解投资者需求的基础之上,甚至有可能提前1—2年进行布局。其次,要不断升级服务体系。基金公司需要提供更多的策略,并告诉投资者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作者:易妍君 编辑:姜诗蔷)
2023和百万基民在新浪财经定投基金,一键购买抓住更好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