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互动
本报记者 王丽娟
服务支农支小和服务乡村振兴是农村金融机构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8月13日,在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经济前瞻论坛2023年会·农村金融论坛的互动论坛环节,多位与会嘉宾就“支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农业强国建设,农商银行有何积极作为和有益经验”“农商银行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贡献和当前的困难、解决的办法”两大主题进行了讨论。
支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农业强国建设,农商银行既是主办行也是主力军。国研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斌、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业务三处处长白澄宇等嘉宾围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业强国建设的积极作为和有益经验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农商银行立足当地、着眼当前、因势而谋、积极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农金力量,在助力实现农村强、农村美和农民富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
近期,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农商银行多年来在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随着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农商银行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挑战和困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醒尘认为,农信社系统是支农主力军,目前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深化,大银行具有规模优势,盈利能力强,能提供更优惠的利率,在利率定价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中小银行难以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农村中小银行业务普遍集中在信贷领域,难以为农村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但郑醒尘也表示,这些挑战背后,蕴藏农村中小银行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降低成本、管控风险、提升服务,中小银行需要扬长避短,建立比较优势。结合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抱团应对挑战、融入社区发展、拓展增值服务、推进互补合作、探索创新应用这五个方面是应对挑战比较重要的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对农商银行如何加大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农商银行要深化银企对接,用好政策工具,提高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民营企业服务能级,加大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