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天,春渐远,白云绕山间;谷雨天,起炊烟,鲤鱼戏稻田……”6月1日,一首由贵州从江云上侗寨小歌队演唱,张超作曲、玉镯儿作词的歌曲《谷雨天》侗语版刷屏朋友圈。纯净清澈的童声侗语宛如天籁之音,聆听中仿佛置身于一座美丽侗寨,歌词与旋律在脑海中循环转动,令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谷雨天》原为荷塘月色音乐中心在去年4月18日发表的一首歌谣,分别有童声、女声、苗语三个版本,当时因快赶上谷雨节气,贵州“饱饱盒子”团队在72个小时内,发动收集了来自全省20余个山乡村寨的春耕劳作场面,最后合成为歌曲的MV,推出后反响热烈。
【资料图】
作为活跃在基层的贵州“文艺两新”代表,由独立纪录片制作人陈晓龙带领的“饱饱盒子”团队,长期志愿在从江等地记录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情况,致力于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到乡村孩子的心中。此次在“六一”节点推出的《谷雨天》侗语版,MV拍摄同样由“饱饱盒子”操刀。
“去年从江美德侗寨的吴凤英与她的小歌队听到这首歌就很喜欢,今年带着孩子们来到荷塘月色音乐中心录制这首歌,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就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了。”张超介绍,侗语版的《谷雨天》,由当地歌手吴胜翻译成侗语,翻译中,歌师说把谷雨天侗族不同的农业习惯加进去,让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记住了这片土地的“使用说明书”。
张超坦言,用推广原创童谣与合唱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唱自己家乡的歌,通过训练与兴趣开发,不仅让他们在唱歌上找到自信,还能感受到“歌唱自然、自然歌唱”的愉悦过程,享受歌唱带来的快乐,这是音乐的魅力和初衷。
“用乡音歌唱脚下这方土地。”除了谷雨外,下一步,张超和玉镯儿还想把二十四节气都写成歌,把过往熟悉但又在时间流逝中忘却的农业常识、农业智慧、故乡村景写在歌里,通过合唱形式在孩子们口中传播下去。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视频/美德侗寨云上粮仓
视觉/实习生 朱家欢
编辑/曹雯
二审/舒畅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