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府对于治理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要求,最直观反映在考试当中的,即为公务员考试中考察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就拿申论考试中的归纳概括题型来说,在以往考试中,考生往往只需正确抄下材料中的相关表达即可;而随着考试趋势的变化,在现在的考试中,考生除了要会抄写材料,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综合概括。综合概括能力的掌握也成为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接下来就与各位考生分享一些综合概括的经验和技巧。
一、材料口语化概括
在申论材料中,往往以案例型和观点型材料居多,而其材料往往以“口语化表达”特点显著,考生在答题时很难直接去抄写材料,所以就需要对材料进行综合概括,主要方法为将口语化表达转化为书面化表达,这就需要考生通过日常做题和热点学习,积累相关词汇,灵活运用在归纳概括中。举例如下:
1.材料中出现“道路,垃圾桶,房屋,马路”等相关词汇,可统一用“基础设施”概括。
2.材料中出现“种植农作物,开工厂,办民宿”等相关词汇,可统一用“就业创业”或“产业发展”概括。
3.材料中出现“工作人员年龄大,工资待遇低,工作忙”等相关词汇,可统一用“工作人员队伍结构”概括。
二、现状转换概括
在归纳概括题型考察中,结合目前考试趋势,题干中的概括对象多以“做法”为主。但是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除了一些直接表达作答的句子之外,还有很多表达的现状的句子,即:题干中要求找寻“做法”,材料中却给出“现状”。其实,这就是目前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考察方式,那到底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又应如何应对呢?答题技巧为:在“现状描述”前加上动词引导即可,将“现状”转化为“做法”表达。例如材料中说到“目前,国际秀场已竣工,即将迎来‘首秀’。”,将现状转化为做法可表达为“建设国际秀场”。
三、主体转换概括
同样,还是在归纳概括“做法”中,可能会出现题干要求概括A的做法,材料中却会出现B的做法。如果考生在阅读材料中不够仔细,往往会被误认为该句子没有答案要点,最后导致漏点的情况。那么,在了解了这一考点之后,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答题技巧为:首先仔细阅读表达B做法的句子,其次找寻句子中隐含的A做法内容,最后规范表达在答案要点中。例如材料中说到“22岁的小温大学毕业后到社区工作,听完老马的宣讲后,坚持来‘老马工作室’实习”,该句子体现为“小温”的做法,题干要求找“老马”的做法,发现该句中与老马有关内容为“听完老马的宣讲后”,最终转化为老马的做法“开展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