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计2712字,用时130min——)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一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资料图)
地位:
本书认为,货币主义所提出的货币数量论时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有必要加以介绍;
通过了解货币主义的观点和主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有关内容。
a.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
a.1新货币数量论
概述:
观点:货币数量是解释价格水平涨落的基本因素;
发展:
费雪方程:Py=MV——又叫交易方程,P为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其定义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货币总量;
剑桥方程:M=kY=kPy——P含义同前,Y代表以货币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k为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需求总量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k显然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这里的M与交易方程中的M在意义上所强调的方面略有不同,它代表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从而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于是,剑桥方程也就是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P=L(y,r)=L1(r)+L2(r)——L为对货币的总需求,L1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2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率,P为价格水平;
新货币数量论:M=f(P,rb,re,(1/P)(dP/dt),w,Y,u)——M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为一般价格水平,rb为市场债券利率,re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1/P)(dP/dt)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今约定rp=(1/P)(dP/dt),w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为名义收入,u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性质:
f(λP,rb,re,rp,w,λY,u)=λf(P,rb,re,rp,w,Y,u);
令λ=1/P,M/P=f(rb,re,rp,w,y,u)——y=Y/P为实际国民收入,新货币数量论常见的表达形式,由于M/P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故这一方程代表了对实际货币的需求关系;
因素:
总财富: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弗里德曼把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部分;
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弗里德曼认为,人们选择保存资产的形式除了各种有价证券外,还包括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有形资产;
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例如资本品的转手量、个人偏好等,以变量u来概括。
a.2自然率假说
概述:
概念: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
内容: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b.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观点: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政策: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反对“斟酌使用”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
力主单一政策规则: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出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四个假设:
个体利益最大化;
理性预期;
市场出清;
自然率假说。
a.个体利益最大化
内容: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
结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b.理性预期
内容:所谓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含义:
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当然包括有关的经济理论和模型在内)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c.市场出清
内容: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a.作为波动根源的实际冲击
含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实际(供给)冲击,这种冲击包括新生产技术、新产品、恶劣天气、战争、原材料新来源以及原材料价格变化等。
b.不利供给冲击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含义:在不利的供给冲击发生后,经济在两图中的V点处运行,其结果是,在劳动市场上,就业减少,失业率上升。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a.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推导:
一个典型的企业i的供给函数:yi=h(Pi-P)+yi*——yi为企业产量,Pi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反应市场价格状况的总价格水平,yi*为企业潜在的或正常的产量;
含义:对企业i来说,当其产品的价格水平正好与该经济的高价格水平相等时,其产量(或供给)不发生变化,为其正常生产水平,如果其产品价格高于总体价格水平,则该企业就会认为扩大生产有利可图,从而把其产量增加到高于其正常生产能力的水平上,反之亦然;
估计:yi=h(Pi-Pe)+yi*——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并不能知道价格水平P,而职能对其加以估计,P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
求Pe:Pe=P^+b(Pi-P^)——企业i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该社会中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P^;
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营对预测值P^的调整,参数b为调整系数;
代入:yi=h(1-b)(Pi-P^)+yi*;
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个像企业i的企业组成:y=nh(1-b)(Pi-P^)+y*——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个像企业i的企业组成,y为总产出,P为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
nh(1-b)用字母γ表示:y=y*+γ(P-P^)——γ>0,P为预期价格。
含义: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际产出与经济政策产出的偏离。
b.模型的基本思想
内容:对货币量和一般价格水平的不完全信息怎样导致了货币的非中性,也就是货币量的变化怎样导致了对一般价格和相对价格变化的短期混淆,从而带来了产出和就业的波动。
引申:系统的货币政策无效,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
c.简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现实产出:
现实价格:
d.新古典宏观经济规模的政策含义
观点:
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将至改变价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
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